一鸣惊人的故事简短20字

2022-12-13 投稿:叶怡财 分享

《晏子使楚》是战国末期佚名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

全文语言简洁明了,层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且叙述客观,情节一波三折节奏紧凑充实,作者将两国交锋时的紧张刺激娓娓叙来,并且通过语言描写向读者传递这种气氛使读者如有亲身体验之感,同时也能领略到晏子的风采。

此文记叙春秋时期齐国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的故事。晏子何时使楚,史无记载。他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其后为齐相,使楚当在早年。

此时,齐桓公去世已近百年,齐国称霸的盛世已过,但作为大国,雄风犹存,在诸侯逐鹿中,仍处举足轻重的地位。楚自从庄王一鸣惊人以后,迅速跃居五霸之列,国力日强,骄横日甚。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代表齐国使楚,受到楚王的冷落、戏弄,是不足怪的。

楚王恃强凌弱,在晏子还未入城时,就蓄意侮辱;入城后,又全然不顾外交礼节,接二连三地对晏子予以捉弄和嘲笑。此文用洗练的笔触,生动传神地描述了楚王对晏子的“辱”过程:

一是戏弄他长得矮,不把他当人看,故意设狗洞让他钻;

二是嘲笑晏子不配为使,讥笑齐国任人不当,显得“无人”;

三是诬蔑齐人为盗,进而指责“齐人善盗”。这些贬损与侮辱,当然不是冲着晏子个人而是矛头指向他所代表的齐国,以图在齐楚争雄中,保持自己的威慑力量,稳操外交上的胜券。倘若晏子仅从个人得失考虑,拒不入门,牙眼相对就是了。

这样,个人和齐国的尊严是维护了,但出使的任务也化为泡影。如何选择一个两全之策,既坚持原则,不受人侮,又策略灵活,实现两国和好,不能不是坚持气节与完成使命的双重考验。

#一鸣惊人的故事简短20字#相关文章

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典故成语一鸣惊人的

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100字

(二)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成语故事一鸣惊人的

一鸣惊人的故事概括50字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故事概括故事50字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简短30字

成语故事会--第二期【一鸣惊人】一鸣惊人【成语释义】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间干出惊人的成绩。【典故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威王继承王位已经三年了,整天在宫中饮酒作乐,不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成语一鸣惊人成语典故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是齐威王“一鸣惊人”的典故是这样的:齐威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田氏的第四代国君,也称作田因齐。继位初期,齐威王善于纳谏,邹忌向他进谏的故事多发生在这一阶段。此时的齐威王精力旺盛,志向远大,不仅没沉溺声色,反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一鸣惊人

关于一鸣惊人的故事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听起来很励志,成语本身也很霸气,传达的意思振奋人心,但也会让人想入非非。关于这个成语故事的梗概,我就不赘述了,大家都知道。如果你的心思都花在琢磨“一鸣惊人”上,我想说的是,这是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一鸣惊人的故事

历史故事一鸣惊人的主要内容

故事梗概1915 年 5 月,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并要复辟帝制做皇帝,引发讨袁护国大潮。日本东京,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并相约回国后,共同寻找救国道路。几经周折,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的

淳于髡一鸣惊人的故事

关于贤臣揀君王的事例大家可以参考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中有一篇叫做滑稽列传的文章。讲的是淳于髡、优孟、优旃等人的事迹。当齐威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之时,淳于髡用一鸣惊人的故事劝谏齐威王,结果齐威王奋发图强,“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故事一鸣惊人淳于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