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的意思

2022-11-25 投稿:唐欣仪 分享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同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 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 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 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察言观色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成仁取义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释: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6、从心所欲 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大动干戈 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8、待价而沽 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9、箪食瓢饮 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当仁不让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1、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2、道听途说 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3、恶衣恶食 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5、发愤忘食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6、犯上作乱 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7、肥马轻裘 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28、斐然成章 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29、分崩离析 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0、父母之邦 解释:指祖国。 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31、刚毅木讷 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32、割鸡焉用牛刀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33、各不相谋 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4、恭而有礼 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出自:《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6、攻乎异端 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7、过犹不及 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8、怪力乱神 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39、后生可畏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0、患得患失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41、诲人不倦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惠而不费 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J 43、见义勇为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5、既往不咎 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46、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尽善尽美 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8、敬而远之 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49、举一反三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侃侃訚訚(yín) 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出自: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51、空空如也 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2、理屈词穷 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3、乐山乐水 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54、乐以忘忧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5、乐在其中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6、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7、 苗而不秀 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58、 敏而好学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 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0、 鸣鼓而攻之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自:《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的意思#相关文章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

该句是说教导人特别有耐心,从不厌倦,并且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该句出自《论语·述而》:子曰:“有教无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孔子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他

0.2万人浏览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意思

孜孜不倦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它们表达的意思和所干的事情不一样。孜孜不倦:是指一个人干什么事情的态度和精神,表示他坚持不懈地不知疲倦地去干,例如: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诲人不倦:是一个人对他人的教

0.2万人浏览 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孜孜不倦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的意思和拼音

xué ér bù yàn,huì rén bù juàn 成语释义 厌:通“魇”,满足;诲:教导。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0.2万人浏览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

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

“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教育意义是:学生在学习中要孜孜不倦,勤奋努力,绝不满足眼前取得的一点成绩,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老师也要努力学习,

0.2万人浏览 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什么